2023年4月4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56〉鼠鞠草 清明草

 


文、圖/蔡以倫

清明節前,香草園裡常有不請自來的小花小草。身披絨毛,枝葉灰綠,頂端開黃色花朵的「鼠鞠草」,形色獨具、相當吸睛。我相信,很少人願意把它當成雜草摘除。

小時候隨家人清明掃墓,淡水鄉間小販售賣如臉大的「草仔粿」,灰色糯米皮,包覆炒製過蘿蔔絲,底下墊著葉片,回家還需油煎或蒸熱方能食用,家人稱為「厝角粿」。兒時覺得草味重、黏稠難消化,吃時還常沾手,並不好此味。

因在城市長大,很疑惑這食物跟「厝角」有何關係?後來才知道,隨閩南語的傳播,將「鼠鞠草」(或「鼠曲草」)轉成「厝角草」,這幾個音讀起來是不是很類似?

華人採食鼠鞠草紀錄久遠,南北朝時,逢農曆三月三日,搗碎鮮葉,混入蜂蜜,製成「龍舌餅」食用。明朝《本草綱目》說:「言其花黃如鞠色(即酒麴色),又可和米粉食也。」因身上遍布絨毛,像老鼠耳朵,故以鼠字當頭。在清明節前盛開,也被稱為清明草。

中藥材鼠曲草即是鼠鞠草的乾品,性平、味甘微酸,有止咳化痰、祛風除濕之效,無怪乎應用歷史悠遠,成為平民醫藥箱。

台灣民間「草仔粿」,也會以「鼠鞠草」或「艾草」做原料。取嫩葉打汁,加入糯米粉中,粿皮會變成綠色,鮮豔好看。也將嫩葉曬乾、川燙後放入糯米糰,增加青草口感。鼠鞠草也是一道野菜,採嫩葉川燙後切碎,混入麵粉蛋液,用平底煎鍋油炸定型,就成「鼠鞠草煎餅」。

近年來,淡水天元宮附近有賣「草仔粿」店家,因應飲食習慣變化,將粿體積縮小,改成幾口可吞下的份量,並加入紅豆、菜脯米等甜鹹選擇,讓人食指大動,假日路過大排長龍,濃濃鄉土味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