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、圖/蔡以倫
時序入秋,氣溫轉涼,傳統市場豔紅色的洛神(Roselle)悄然上市。洛神花茶,美容養生,讓她贏得植物界「紅寶石」美稱。
洛神又稱玫瑰茄,錦葵科一年生灌木,原生於西非,屬熱帶植物。1910年代引入台灣,台東坡地有專業栽培,製成茶包、蜜餞、果醬等加工品。洛神不耐寒涼氣候,但北部農家春種秋收,每年9~11月,全台市場常見鮮品。
市售乾燥或鮮品「洛神花」,其實是「果萼」部位。煮水後呈豔紅色,甚為吸睛。但僅洛神單方,口味酸澀,並非台灣人喜愛。搭配山楂、烏梅、甘草、冰糖或蜂蜜,酸甜兼備,口感大幅提升。著名茶飲「酸梅湯」,清涼降火、生津止渴,洛神即是成分之一。
洛神含豐富維生素C,有利尿、降血壓、補血、養顏美容功效,近年國內研究指出,每日200cc洛神花茶,長期能降低膽固醇、三酸甘油脂,達到保護心血管作用。但洛神性寒,體虛、懷孕者慎用。
16世紀歐洲人在非洲發現洛神,如今已是全球廣泛使用花草茶原料,從養生茶到雞尾酒,各國都有洛神特色飲品。西方人將洛神與玫瑰製成複方茶包,富含植化素,促進代謝、緩解壓力、安神助眠,進而輕盈體態,甚受女士喜愛。
種植洛神,需在春季播種,或從花市購買小苗木。若要收成好,需地植,盆栽會限制生長。土壤不挑,定期施肥澆水。入秋後開花,花期僅一個上午,萎凋後慢慢結成果萼。採收後,須利用工具(或徒手)分離果萼與內部種子,甚為費勁。煮茶時僅需果萼部分,乾鮮都可。
果萼可與冰糖製成洛神蜜餞、果醬。微酸洛神,與莓果、紫蘇或薄荷能完美組合,製成蘸醬,去腥解膩,讓「紅寶石」加冕美食新境界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