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6月25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20〉薏仁 身體除濕機

 


文、圖/蔡以倫

很多人吃過「薏仁」,它是植物「薏苡」的種仁。你可能無法想像,我園裡溝圳水邊幾株薏苡,竟是不請自來的貴客。

薏仁是著名藥食兩用食材。標榜利水滲濕,夏季消暑聖品。雜糧飯、四神湯、冰甜品,薏仁含澱粉與維生素,既可取代米飯提供飽足感,又能促進代謝,讚為超級養生食材。

中醫有「濕氣重」說法,舉凡頭昏耳鳴、腸胃腹瀉、關節風濕諸症,都與體內濕氣積累有關。「脾」為祛溼器官,健脾則利濕,中醫推薦食療,薏仁搭配赤小豆(紅豆的一種)或綠豆煮水喝,強化代謝利尿作用。長期飲用,也能改善皮膚、光澤美白。除種仁外,薏苡根、葉也可煮水做藥材。薏苡性寒,清熱退火,懷孕及體虛者慎用。

古代《神農本草經》已將薏仁列為上品。《後漢書》記載,東漢將軍馬遠南征交趾,因環境瘴癘,將士水腫腳氣。馬遠查訪當地百姓,取得薏仁煮水解方,傷員服用,症狀緩解,征戰成功。近代植物學家將糯性薏仁,加註「馬遠變異種」,傳為佳話。

薏苡外型與高粱類似,高約一兩公尺。夏秋季開花結穗,果實由綠轉黃,秋末轉灰白色,外殼越發堅硬,也有人將薏仁帶殼做成串珠工藝品。薏仁採收類似收割稻米,去莖梗留果籽,曬乾後用機器脫殼。辛苦繁複,國內九成進口自東南亞,屬籽實較大的品種。

雜糧店售薏仁種類多,依去殼精細度,分成紅薏仁、糙薏仁、白薏仁、大薏仁等。但也有掛薏仁名的小薏仁、洋薏仁、珍珠薏仁,實為大麥仁,選購應注意。

北海岸三芝水圳邊,或經水路或鳥食傳播,薏苡生湠多年。夏季枝頭結穗迎風搖曳,生機盎然,留做觀賞講解,訪客稱奇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