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、圖/蔡以倫
淡江大學旁有條水源街,循路溯源,可達「滬尾水道」水源地。這是全台「水道水」濫觴,水質清澈,運作已一百廿餘年。水廠邊有淺水塘,湧泉為炎夏消暑,池內西洋菜(watercress)成片,淡水人稱水甕菜,農戶採收市場販售,其實背後大有來頭。
西洋菜又稱豆瓣菜,十字花科植物。源於地中海,古羅馬人就已食用,是人類紀錄最早蔬菜。西洋菜生命力強,可種植於旱地,但若移植淺水溪澗,奔放新生,群聚成片,如韭菜般輪替採收,循環不息。
西洋菜性寒,可除暑濕瘴毒。據傳百年前葡萄牙人初到中國南方,水土不服,從歐陸引入,因此得名西洋菜。駐地香港的英國人也愛食用,港式餐廳因此有西洋菜為名的清炒、煲湯。淡水紅毛城曾為英國領事館,引入水源地種植,因植株空心,取名「水甕菜」,迄今不衰。
老一輩淡水人偏愛炒食,略有苦甘味,我小時不甚喜愛,避之不及,較長後卻視為珍饈,難以忘情。洋人採收嫩苗,做生菜食用,口感略辛辣。為供應生菜需求,利用乾淨流動水源設施栽培。切勿自水塘採集生食,有寄生菌之虞。
十字花科植物性喜冷涼,西洋菜在秋冬口感最佳。夏季枝幹纖維老化,不利嚼食。香港人常用以煲湯退火去暑熱,熬煮軟爛成褐色,收清熱涼補之效。
2023年8月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《預防慢性病》雜誌,將西洋菜列為全球「最健康食物」,在17項關鍵營養成分,如維生素、膳食纖維、礦物質含量等得到100分的超高評價。研究者認為,西洋菜可保護心血管,避免神經退化,降低慢性病與癌症風險。
季節轉涼時,不妨到淡水菜市場尋寶。水甕菜,銅板價,好健康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