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月3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44〉假蒟 光照少也不怕

 


文、圖/蔡以倫

種植香草植物,日照條件幾不可缺,這也是很多人想栽培香草的痛處。隨著新移民飲食登台,有一種「假蒟」(音「舉」,越南音 La Lot,又譯越南洛葉、羅洛胡椒),光照需求低,還是香料食材,隨食採用,方便極了。

假蒟是胡椒科胡椒屬的植物,葉帶辛香味。初聞其名,對於「假」字頗為疑惑,難道另有「真蒟」嗎?答案是對的。國人食檳榔,包覆用的「荖葉」,也是同屬植物,又稱「蒟醬」。但荖葉會攀藤,假蒟不會,兩者近似,方得其名。

假蒟是熱帶植物,中國兩廣、海南也有分布。民眾視為野菜,採摘煎蛋、炒田螺或用來包肉餡,再將肉餡捲包成粽子,香氣十足。當地人把假蒟當做紫蘇使用,認為風味更甚紫蘇。

隨越南美食立足國際,假蒟葉包牛肉餡做成綠葉肉捲(Bo La Lot),烤炸均可,清香解膩,令人驚豔。越南飲食好青蔬,用薄荷、香茅等植物做為香料,許多新移民來台,開闢菜園種植餐桌食材,也漸成為台灣地景。我總愛觀察新住民的開心農場,認識各種異國植蔬。

假蒟大概是最容易照顧的香草植物。新住民將它種在樹蔭下,原本其他植物難以生長的缺光環境,不多時綠意成片,美麗極了。淡水國小有棵百年老榕,樹蔭遮擋了香草園光線,多數香草已無法種植。經建議種植假蒟與越南芫荽後,填補該區塊植栽空白,還做為校園推廣新住民食農教育的素材。

假蒟性溫,也是藥用植物,圓柱形的漿果據說可緩解牙痛與風濕。但因相關醫學依據少,藥用需求宜謹慎、循醫囑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