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69〉黃槿 連接先人智慧

 

初夏正是黃槿花季,花色會隨時間變幻:晨間鮮黃、午後轉淡、傍晚橘紅。
鄉間俗稱黃槿為「粿仔樹」,過年蒸年糕、拜拜做草仔粿,全靠那圓形厚實的葉子襯底。


文、圖/蔡以倫

十多年前,從都市返鄉,在淡水務農植草,走進土地,也重新認識了植物。山林與海邊隨處可見的本土植物,在風雨中堅毅生長,串起我們與先民的記憶。我才漸漸明白,植物不只是植物,每片葉子背後都有故事,而黃槿,就是其中最讓我動容的一種。

鄉間俗稱它為「粿仔樹」,過年蒸年糕、拜拜做草仔粿,全靠那圓形厚實的葉子襯底。阿媽總說:「黃槿葉蒸的粿較香。」淡香草味,混著糯米香氣,是記憶中鄉下節慶限定的美食。

黃槿原生於東亞濱海地區,能在鹽分與砂地中生根,是沿海最強的生存者。它枝葉濃密,可抵海風,也是天然的綠牆防線。百年前清法戰爭滬尾戰役中,法軍艦隊入侵淡水,搶灘登陸沙崙海岸,義勇軍曾借重這片植被隱蔽身形。黃槿雖無聲,卻像靜默沉著戰士,守護土地,是戰役奪勝的無名英雄之一。

它的實用價值更令人敬佩。樹皮纖維可搓繩、編網,昔日漁民打魚、農民綁草,全靠它的堅韌。葉子可當盛器,甚至是早期農村如廁應急的「衛生紙」;根、皮、葉皆能入藥,有清熱止咳之效。這棵看似平凡的樹,從海岸走進生活,是民間生活中的萬用植物。

每年初夏正是黃槿花季,花色會隨時間變幻:晨間鮮黃、午後轉淡、傍晚橘紅,如日常生活的變化,也如陪伴的溫柔提醒。黃槿堅毅且美麗,不求照料,也不爭豔,默默提供遮蔭與守護。

花開花落,總讓我想起做粿的阿媽與守土的將士。黃槿教我敬畏自然,也教我珍惜傳承──不只是種植植物,而是種下記憶,與土地的情感連結。它是台灣土地上的守望者,也是一道綠色的牆,靜靜連結著我們與祖先的生活智慧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

夢想食驗室 Foodie Goodie 專訪

 你認識 #香草 嗎?

講到香草,大家會先想到什麼?
做西式甜點用的香草莢?
歐洲地中海一望無際的薰衣草田?
你知道,台灣也有土生土長的原生種香草植物嗎?
從媒體圈轉戰香草田的 #蔡以倫
回到老家淡水種植香草
也在古厝中開起療癒人心的 #香草街屋
香草不只散發出甜甜香香的各種味道
也是安定心神、幫助睡眠的天然藥草
✅ 想種盆觀賞食用兩相宜的香草植物,卻不知該如何入手?
✅ 有情緒問題、失眠困擾,該喝哪款香草茶?
✅ 台灣原生種的香草有哪些?又有什麼神奇效用?
忙碌現代人千萬別錯過精彩內容
聽完這集,今晚就不用靠數羊入睡了!🐑🐑🐑
▶️ 線上收聽:https://pse.is/7q87xz

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68〉台灣藜 旺盛生命力

 

台灣藜營養密度高,有「台灣紅寶石」美稱。


文、圖/蔡以倫

一年前,一時好奇,買了包「台灣藜」種子試種。沒想到發芽率驚人,翠綠蓬勃、生命力旺盛。隨後移植淡水香草園,雖然那年植株不高,依然頑強開花,結出紅、黃、橙色果實串,璀璨華麗。種子成熟轉黑落地,不久竟又再度萌芽,在園中全年重生,默默地譜寫「生生不息」的故事。

今年春末夏初,氣候終於對盤。一株株台灣藜在陽光下拔地而起,竟比人高。風吹搖曳,如同整片彩虹浪潮,明豔動人。飽滿穗頭因重量微垂,宛如謙遜長者,內斂沉靜、曖曖含光。台灣藜迅速適應環境,依循自己節奏成長、開花、結果,展現堅韌生命姿態。

台灣藜,又稱紅藜,是台灣原生作物,早期原住民常與小米一同煮食或釀酒。不僅色彩鮮豔,它更是「超級食物」。營養密度高,富含蛋白質、膳食纖維與礦物質,花青素與多酚成分則提供強效抗氧化力,延緩老化、促進健康,因此有「台灣紅寶石」美稱。

台灣藜具有低升醣特性,容易煮熟,無論是加入飯中、熬粥、烘焙麵食,甚至撒在沙拉裡,都是極佳組合。對需要控制血糖、注重飲食品質的人來說,台灣藜都是優質選項。

果穗成熟後可整串採下風乾,脫殼食用。需注意外殼含皂素,具微毒性,應避免攝取過量。若嫌脫殼麻煩,也可將果穗倒掛風乾,仿原住民習俗製成飾物,點綴家居。

香草園裡一旦種過一季台灣藜,之後就很容易與新苗「不期而遇」。我總捨不得像除雜草將其拔除。因為我知道,不久後園中便會再次盛開彩虹般花穗,喜悅且療癒。這片土地上,有許多被曾遺忘的原生植物,總在不經意間提醒我們,真正的生命力,其實從未遠離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2025年6月13日 星期五

夢想食驗室 Foodie Goodie 專訪


  香草魅力,凡人難擋?!

這些風味各異的綠色植物
哪種帶著百香果味?
哪種又有蜂蜜味?
誰的天然甜味比蔗糖還美妙?
#淡水香草街屋 的蔡以倫巧手調配下
這些獨一無二的植物
全都化身為人見人愛的熱銷 #香草茶
天然美味的香草茶
吸引的不只是追求心靈平靜的熟齡女性
也是能讓孩子遠離手搖飲的健康第一步!
💡 想知道如何將幸福香氣濃縮於小小一杯茶?
💡 除了用口品嘗,還有什麼方法能延續這股魔法香味?
跟著節目一起進入香草的魔法世界吧!
▶️ 線上收聽:https://pse.is/7qphcj

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67〉棉花糖茶樹 自在好照顧

 

棉花糖茶樹花朵一年可盛開長達8個月,春末初夏是最美花季,花瓣細緻如羽,粉紫交錯。

文、圖/蔡以倫

幾年前,花市巧遇這株小灌木,名字聽來夢幻可愛──棉花糖茶樹。當時只覺得葉片細緻、枝條紅嫩帶香,兼有百里香與茶樹葉形特徵,初次印象,耐看且別致。

棉花糖茶樹是台灣園藝業者賜予的名稱。正名是百里香白千層(Melaleuca thymifolia),與澳洲茶樹、白千層有親緣關係,因葉形類似百里香葉得名。原生於澳洲東部,喜歡溫暖濕潤,土壤適應力佳。由於高度僅1至3公尺,常被應用於花園與景觀設計中,是極具園藝觀賞價值的小型白千層品種。

我把它移植到香草園一隅,日子久了,常忘了它的存在。默默經歷寒暑旱澇,甚至幾次被雜草掩蓋,卻始終不曾枯萎凋零。最近一次除草,驚喜發現它又冒出嫩葉,還開了幾串粉紫色小花,濃郁但不招展,如晨光帶來的小確喜,溫柔卻堅定。

它的花朵一年可盛開長達8個月,春末初夏是最美花季,花瓣細緻如羽,粉紫交錯,團狀花穗讓它與白千層常見的瓶刷型白花有所區隔。可透過種子或嫩芽扦插來繁殖。

百里香白千層是一種幾乎不需照料也能安然成長的灌木,耐旱、抗寒,對土壤與水分適應力極強,病蟲害也少。除適合做為地被植物,也適合小庭園、花台,甚至大型花盆中種植。不同來源的植株還會有形態上微妙差異,展現出它對環境的適應力與多樣性。

這株小小的灌木,讓我重新體會園藝樂趣:有時,不是人為精雕細琢才能成就美好,而是容許植物以它的方式生活,反而能收穫更多感動。棉花糖茶樹,這個夢幻的名字背後,是頑強生命力與不被忽視的美。當季節轉換、風雨過後,它會用一朵朵粉紫的花,靜靜告訴你:「我還在,並且過得很好。」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2025年6月3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66〉綠花白千層 別視而不識



 
綠花白千層與白千層外觀相似,可從葉片辨識,綠花白千層葉子較寬大,白千層葉片較狹長。

文、圖/蔡以倫

近日受邀到新北林口新市鎮的國小授課,為老師與志工家長介紹「生活中的香草應用」。承辦老師特別提到,希望多介紹「綠花白千層」(Niaouli),這讓我備感興趣。原來,這是校園行道樹種,校方期望師生、家長對這位「身邊的植物朋友」有更多了解。

綠花白千層屬桃金孃科白千層屬(Melaleuca),與白千層(Cajeput)及澳洲茶樹(Tea Tree)是近親,但不同品種。葉片皆可提煉精油,在芳療領域常被應用。不過,三者在氣味、功效皆有微妙差異。

茶樹精油是常見居家抗菌利器,清涼強烈;白千層精油帶有尤加利與樟腦調性,適呼吸道使用;而綠花白千層精油則有溫潤草本氣息,可照護敏弱肌膚,或搭配按摩用於支持免疫系統。

綠花白千層與白千層外觀相似,僅靠樹幹難以分辨。兩者開花時都會長出奶瓶刷般的花穗,綠花白千層花朵有淡淡綠意,是其名稱由來。若尚未開花,也可從葉片辨識:綠花白千層葉子較寬大,搓揉後香氣溫和,有淡雅草本茶香;白千層葉片較狹長,氣味則偏涼且刺激,帶尤加利味。

藉著觀察葉脈、搓揉葉片、嗅聞香氣,可深入認識綠花白千層。混合精油與酒精,還可製作天然抗菌噴霧、居家薰香,方便且實用。

有位家長說:「原來每天接送孩子時經過的樹,竟然這麼有用!」老師也表示,香氛植物可啟發孩子觀察力,也讓大人對日常生活多了一份感知與連結。

或許,我們以為稀鬆平常的植物,其實正潛藏著生活的療癒與教育力。綠花白千層不再只是街道兩旁的風景,而是一個從嗅覺出發的認識旅程──帶領我們重新看見身邊的自然,也重新與家人、社群與土地建立對話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