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2月28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51〉英國薰衣草 得呵護照顧

 

英國薰衣草

文、圖/蔡以倫

薰衣草難種嗎?種植香草十來年,我的答案是「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拚」。除了學會栽培技巧,種植環境的氣候條件,也是至關重要。

近日逛花市,發現「英國薰衣草」(English Lavender)盆栽大量問市。她的葉形如迷迭香,狹葉、邊無鋸齒,花為藍紫色,枝條頂端密集形成穗狀花序。氣味則淡雅芬芳不厚重,讓人喜愛,下意識付錢打包回家獨賞。

薰衣草原生地在地中海沿岸,但英國植物學家建立植物分類時,私心將英國境內狹葉品種,命名為「真薰衣草」(True Lavender),凸顯與其他品種差異。在現今香氛精油領域,真薰衣草精油屬高檔品,是舒緩安神代表用油,沐浴、按摩、香薰,常見蹤影。

英國薰衣草也是可食用的品種。剪下5~10片葉子,用500cc熱水泡製,風味優雅,舒緩情緒。剪下3~5枝條,浸泡於300毫升橄欖油,兩週後取出枝條,浸泡油可佐沙拉、肉食,淡麗清香。或風乾葉片,與迷迭香、百里香、奧勒岡、羅勒等香草混合研磨,製成普羅旺斯香料(Herbes de Provence)粉,搭配肉類、湯品,展現濃濃地中海風情。

英國薰衣草原生於歐洲海拔一千公尺山區,在當地屬多年生灌木。所以英國薰衣草喜寒冷、耐乾旱、貧瘠,並需要日照才能開花。在不受冰封土地上,種子落地還能發芽再生,相當適應當地環境。這樣生長條件,若移植到亞熱帶台灣,困難度大為提升。

要日照、通風,少澆水、施肥,這是薰衣草基本照顧原則。入夏升溫,要遮蔭避暑,甚或移入冷房。大費周章,無怪乎常有人感歎薰衣草難種。但薰衣草品種眾多,早已有許多園藝雜交種,如甜薰衣草等,較適應台灣氣候,薰衣草愛好者仍可多方嘗試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50〉韭菜 性價比超高

 

韭菜

文、圖/蔡以倫

韭菜是源於中國的香辛植物,有3千年栽培食用歷史。特點是生長容易,採收後又能繼續長大,源源不絕。這種「耐命」特性,近年來被網路鄉民用來形容弱勢族群,在股市、房市或工作職場上,慘遭資本方獲利後無情「割韭菜」。

多年前逛花市,見韭菜苗一盆10元,隨手買來種在香草園裡。幾年下來,的確嘗到「割韭菜」的快感。韭菜苗初期葉如針狀,養分充足會漸漸變寬,長到20~30公分後採收,留下離地面1公分高度,避免破壞鱗莖。約一兩天後,傷口癒合才可施肥,以觀葉用的氮肥為主,天氣愈熱成長愈快,夏季甚至兩三週可採收一次,「性價比」超高。

春季採收韭菜,最為鮮嫩美味。唐代杜甫寫下「夜雨剪春韭,新炊間黃粱」,雨後採收春韭,搭配新煮黃米飯,讓人垂涎三尺。自己種韭菜,更能體驗採收時濃郁香氣,我都會用塑膠袋包好,否則放入車內「韭」氣沖天。菜市場買的韭菜,切口早已癒合,味道就淡了些。

雖說韭菜可以多次採收,但仍建議兩三年必須移植、分株,才能常保產能。因同種植物會吸收固定養分,長期讓微量元素短缺,且也可能引發病蟲害。由此看來,「韭菜」絕非弱者,資本方可別只想著無情收割。

我在淡水種植的韭菜,秋冬季會開花,也稱抽花苔。若要吃上韭菜花,要趁花苞剛形成時採收,之後逐漸老化、難以入食。也可放著欣賞韭菜開花,白色花序如迷你版百合,精緻可愛。花謝後結成黑色種子,落土後當年即可發芽成小苗,生生不息。美國人也種韭菜,將其稱為蒜蔥(Garlic Chive),因不習慣味道,多以園藝觀花為主。隨種子散播,韭菜在美國竟被列為雜草,令人稱奇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2023年2月14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49〉墨西哥鼠尾草 無辜染毒

 

墨西哥鼠尾草

文、圖/蔡以倫

農曆春節假期間到台北中正紀念堂樂活花園賞花,遇見「墨西哥鼠尾草」(Mexican Bush Sage)盛放,紅花綠葉,奪目吸睛,與園內綻放櫻花相比,毫不遜色。但近幾年,「墨西哥鼠尾草」遭重名之累,與新興毒品植物撞名,國內譯名有統一之必要。

園藝界用做景觀綠籬的墨西哥鼠尾草(學名Salvia leucantha),葉片灰綠色,細長成披針型,葉片帶有香氣,但不可食用,亦無藥用或芳療價值。台灣全年可見開花,花期很長,若成片種植,紅色花穗隨風搖曳,打卡拍照人氣很高。北市古亭河濱公園,春節假期間即有該植物花海如毯,美不勝收。

墨西哥鼠尾草,原產地氣候炎熱,台灣也適栽培,夏季耐旱,照顧難度也大為降低。冬季多雨潮濕則是大忌,應避免積水。多年生長,高度可達90~150公分,花期結束後適度修剪,來年還會再開花,算是性價比高的園藝植物。

這幾年,有種同源於墨西哥的鼠尾草(學名Salvia divinorum),葉形較寬圓,這是唯一含有精神活性成分沙維諾林A(salvinorin A)的鼠尾草屬植物,燃燒吸食有致幻作用,網路稱為「飛行草」、「夢境草」,或稱「迷幻鼠尾草」。去年七月已被行政院列為三級管制毒品,不得販售、吸食、持有與種植。

但因官方公告的管制毒品名稱為「墨西哥鼠尾草」,與園藝品種撞名,造成「花海有它,毒品也有它」荒謬亂象,部分官方宣導反毒EDM,甚至錯置兩種植物照片,引發民眾疑惑。因類別混淆,不肖業者有機可乘,網路查詢販賣「墨西哥鼠尾草」毒品、零食者,仍大有人在。

建議官方將致幻品種正名為「迷幻鼠尾草」,並強化查緝人員專業知識,網路平台也應把關過濾,還給「墨西哥鼠尾草」原本的純淨空間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2023年2月7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48〉西班牙薰衣草 有對兔耳朵

 

西班牙薰衣草

文、圖/蔡以倫

欣逢陰曆兔年,你知道有長兔耳朵的香草植物嗎?她就是西班牙薰衣草(Spanish Lavender)。

薰衣草原生於地中海地區,喜寒不耐熱,在台灣平地栽培稍有難度。台灣近年也成功栽培若干品種,民眾不需到地中海或北海道,在花市或風景遊樂園區,也能觀賞薰衣草成片的紫色浪漫。

雖說「數大便是美」,禁得起近看才是王者風範。西班牙薰衣草花形獨特,是觀賞用薰衣草的代表。西班牙薰衣草屬「頭狀」花穗,開花時形成迷你鳳梨狀花序而得名。花序是由苞片如蜂巢般整齊排列,紫黑色的部分才是她真正的「花」朵所在。

最特別的是,花序末端的苞片特化成「兔耳」形狀,可吸引蜂鳥採食,並分化成不同顏色的亞種,有藍、紫、桃紅、粉紅、白色與漸層等變化,美不勝收。她原產於西班牙海拔1800公尺高山,台灣初春時期正是她的花季,是賞花與栽培的最佳時期。

西班牙薰衣草以觀賞、香薰功能取勝,嗅聞葉片有濃郁香氣。因成分與樟腦氣味過濃,不適合做為茶飲、香料入菜,日常使用須謹慎。西班牙薰衣草也非高級香氛精油的品種,其成分反較適合做為驅蟲、防腐等環衛用途。倒掛風乾成裝飾,或切段、乾燥後放入香氛袋,都是很適合的應用。

這樣說來,西班牙薰衣草除觀賞外,「性價比」遜於其他可食用、泡茶甚或藥用的薰衣草。奇妙的是,花卉市場中西班牙薰衣草盆栽價格卻相對堅挺,花卉市場看重「顏值」,可見一斑。

打算栽培西班牙薰衣草,享受浪漫花季,需要戶外光照充足、排水良好的土壤環境。夏季轉熱後,則需移至遮蔭處管理。雖然西班牙薰衣草身上長了兔耳,但終究不是靈動的脫兔,還需園丁綠手指細心呵護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