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9月20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29〉艾草 藥食兼具

 


文、圖/蔡以倫

艾草(mugwood)是台灣鄉野可見植物,氣味芳香,藥食兼具。其實她品系眾多,淵遠流長,東西方藥草學都有重要地位。

鄉間雖常見艾草,但問起台語讀音,常被誤讀為「秣草」。艾草台語發音為hiānn,僅有單音。她與茉草是兩種植物,外觀截然不同。但兩者都用以避邪,或許常相伴出現,讓人曲解。

艾草在中國應用歷史悠久,名稱在詩經就已出現。先人很早懂得曬乾艾葉,磨成艾絨,塞入紙捲,用以溫灸。灸是中醫傳統療法,通常用以通經絡,「通則不痛」,艾草因此也有「醫草」之稱。明朝李時珍則歸納,艾灸需用3年以上陳艾,油性成分已揮發,火力與藥性溫潤,效果較好。當然以上都要在專業醫療機構操作。

艾草性溫,除溼祛寒、通經暖身,很適合體虛寒涼體質調理。艾草(加薑)煮水,暖身驅寒。艾草也可抑菌,皮膚搔癢時,艾草泡澡有止癢效果。足部關節不適,睡前浸泡溫熱艾草水,可緩解並安眠。

台灣民間採摘嫩葉煎蛋、用艾葉製作「草仔粿」,客家麻糬、湯圓、粄條也見艾草蹤影,用途廣泛。燻艾草條可驅蚊,為免燻黑裝潢,建議於戶外活動使用。中小學科展有將乾燥艾草浸泡於酒精,做成防蚊噴霧,效果不錯。

艾草是菊科植物,陽光、肥料、水分供應充足下,成長迅速。盆栽種植,根部容易爆盆。若移植花槽或園圃,地下根竄生,長高可達一公尺,幾年後長成一片。

艾草家族屬於菊科蒿屬(也稱艾屬),該屬多是藥草,分布全球,有兩百多品種,台灣本土也有十餘種,彼此屬性作用差異不大。使用時謹記,食用取嫩葉,藥用則取成熟開花前的葉子,效用最好,也需依照醫囑使用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