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84〉白千層 從南洋來台扎根

秋冬,白千層枝梢綻放出如奶瓶刷般乳白色花穗。

白千層樹皮柔軟而富彈性,層層剝落如海綿。

文、圖/蔡以倫

有時,植物比我們更早參與時代的故事。

台北忠孝東路國家政治中心,車水馬龍、聲浪不息。這裡常有請願與訴求的身影,而在人潮與旗幟之間,靜立著一棵棵白千層(Cajeput)。迎風而立,默默見證著台灣近代變遷。

白千層是來自南洋的旅人,耐旱、耐鹽、抗風,在這座島嶼上扎根成蔭。原生於澳洲,日治初期從南洋引入台灣,成為校園、公園與綠帶常見樹種。台大、師大、植物園,至今仍可見百年老樹挺立,風姿蒼然。

白千層樹皮柔軟而富彈性,層層剝落如海綿,因此得名「千層樹」。早年孩子們會撕下樹皮,在上頭寫字或用來擦拭,成為天然橡皮擦。秋冬枝梢綻放出如奶瓶刷般乳白色花穗,微風拂過,花影搖曳,葉間瀰漫著淡淡尤加利香氣──那是白千層獨有的呼吸節奏。

花與葉可提煉芳香精油,南洋慣稱玉樹油。含有高比例桉葉油醇,氣味清新透亮,具抗菌、消毒、防腐之效。南洋家庭幾乎人手一瓶,被視為驅蚊、止癢、提神萬用油,與台灣人熟悉的「白花油」可謂異曲同工。

換季時,在溫水中滴入數滴白千層精油泡腳,可舒緩疲憊與感冒;稀釋後噴灑環境,可淨化氣味、提振精神;搭配檸檬或迷迭香精油,製作天然噴霧,抗菌清新。也很適合融入手工皂、香氛膏或護手霜中,讓日常護理多一份自然守護。

白千層香氣,不如澳洲茶樹強烈,也不似綠花白千層溫潤,而是介於兩者間的清朗調性──既具潔淨之力,又帶著南國陽光的溫熱氣息。它提醒我們,植物不只是風景,更是文化記憶的載體。當一棵來自南洋的白千層,在台灣街頭生長近百年,它的氣息早已融入這片土地的氣候與人心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 



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83〉油茶樹 苦茶油受關注

 

油茶樹樹形高大,葉片不供製茶,種子能榨油,產出「苦茶油」。

苦茶籽須經過曝曬、破殼、壓榨,才能化為一滴滴的金黃清澈。

文、圖/蔡以倫

十月初的淡水郊山,農園忽然多了幾位包裹嚴實的採茶女。她們頂著烈日,細心採摘一顆顆褐色的「苦茶籽」。這些不起眼的果實,竟是有「東方橄欖油」之稱的苦茶油原料。

油茶樹(Camellia oleifera)與製茶用的茶樹並不相同。兩者種子都能榨油,前者產出「苦茶油」,後者則稱「茶籽油」。油茶樹樹形高大,葉片不供製茶。秋天枝頭結實纍纍,冬日則綻放潔白花朵。它耐旱耐瘠,經年守在山坡地,靜靜等待果實成熟。

苦茶籽須經過曝曬、破殼、壓榨,才能化為一滴滴的金黃清澈。苦茶油成分中超過八成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(Omega-9 油酸),並富含維生素A、E與茶多酚等抗氧化物,能降低壞膽固醇、保護心血管並延緩油脂氧化。因發煙點高(約230~252℃),恰可應用於國人料理方式。近年橄欖油價格飆升,更突顯出本土苦茶油價值。

自古來,苦茶油在台灣一直是養生油品。農家常以其煎蛋、拌麵線,或做為坐月子的補養食材。那份清香與回甘,嘗後讓人難以忘懷。

兒時初聞「苦茶油」,光是「苦」字便心生畏懼、退避三舍。其實它並不苦,更多了清爽回甘。它還有「山茶花油」等別稱,日本則稱為「椿油」,這些雅稱似更能提升產品形象。

十多年前曾爆發黑心油品事件,國人開始重視食用油安全。自此,苦茶油再次受到關注。雖然產量有限、榨油不易,因此價格略高,但正因為它真實天然,才更顯得彌足珍貴。

望著山坡間農人揮汗收成,苦茶油凝聚的不只是時間與土地的恩賜,更是一份誠實與堅持。或許,苦茶油不只是純粹的料理用途,更像是一種生活提醒──吃進嘴裡的,必須是安心、信任的滋味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82〉紫花貓薄荷 兼具實用與趣味

 

紫花貓薄荷,紫花綠葉相互映襯,宛如鋪展在草地上的柔軟色彩。


文、圖/蔡以倫

在北海道小樽舊鐵道路廊,我曾遇見一片奔放盛開的「紫花貓薄荷」。紫花綠葉相互映襯,宛如鋪展在草地上的柔軟色彩。

這些並非原生種,而是經雜交改良的園藝型貓薄荷,曾獲得英國皇家園藝學會「優異品種獎」。植物的魅力,往往就在於既能在大自然繁衍,也能因人類巧思而成為城市風貌。

紫花貓薄荷屬脣形科荊芥屬多年生草本。其花與葉含有荊芥內酯(nepetalactone),對貓咪有難以抗拒吸引力,能讓牠們興奮翻滾、心情舒緩。對人類而言,它是一種溫和草本,葉與花可泡茶,助於消化、紓解焦慮、改善睡眠;若提取精油,是天然防蚊驅蟲利器。

荊芥屬植物種類繁多,約有兩百餘種,原生於寒帶。台灣夏季高溫多雨,並不利於栽培,但可選擇於秋季入園。該屬植物間常有近緣雜交,衍生許多新品種,有些以型態花期見長,有些仍保留傳統藥草特質。不過,傳統品系因種籽繁殖力旺盛,容易逸生成雜草;反之,雜交種無法結籽,卻因此成為優異園藝景觀素材。

在景觀設計上,紫花貓薄荷的「邊際」價值尤為突出。歐美城市偏愛多樣化的植栽組合,透過高低錯落與色彩搭配,在公園、綠化帶中營造四季變換的韻律,就像是一幅會呼吸的畫。然而,在國內都市綠化中,較常見「同種植物、數大是美」的做法,初見壯觀,久看視覺疲勞。引進或改良植物品種,並嘗試多層次、多樣化園藝美學,城市風景也將更加生動有趣。

紫花貓薄荷兼具實用性與趣味性:既能安神驅蟲,又能點亮都市角落,還是貓咪天然玩伴。它提醒我們,看似平凡的小草,也能在自然與城市之間,開展出萬紫千紅的可能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