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、圖/蔡以倫
廣藿香(Patchouli)葉片形如左手香,帶有麝香風味,在中醫藥材應用歷史悠久,是傳統治夏暑與霍亂藥方。傳至西方,因濃重東方神祕氣息,竟成為許多高級香水共同成分,廣受名伶喜好。
認識廣藿香,其實是因誤會而起。社大學生用手機APP辨識植物,回應為廣藿香,學生帶著疑惑來確認。我從風味與葉形判別,應是台灣花市常見帶檸檬風味的左手香。兩者葉片類似,厚葉帶纖毛,坊間常有混淆,甚至「騙過」手機APP。每回介紹這兩種植物,我都會刻意講解差異。
廣藿香性微溫,可處理脾胃不適的嘔吐,以及傷暑現象。在中國,夏季中暑,民眾習慣喝「藿香正氣水」,聲名遠播。此藿香,即為廣藿香。因廣藿香由古越南引入,宋代已遍植於嶺南兩「廣」之地,故得名。
廣藿香經絲路貿易傳入中東與歐洲,歐人大為驚豔。麝香味中帶有土味,歐洲人發現有抗菌功能,用以驅蟲、噴灑衣物防止黑死病。近代芳療,用廣藿香精油滋養中樞神經。要注意用量,多會刺激神經,少則有鎮定作用,功效與薰衣草精油類似。深邃風味也讓她成香水產業寵兒,據統計全球有三分之一高級香水都用到廣藿香。
台灣花市也可購買廣藿香盆栽,栽培難度不高,暑熱冬寒都可種植。扦插枝條成功率很高,自行繁殖成就感高。地植則易茂盛,需定期修剪。
疫情期間,可用廣藿香、紫蘇、薄荷與甜菊泡成保健飲品,增強抵抗力,化解暑濕,清新宜人,推薦嘗試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