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水香草街屋
  • 回首頁
  • 香草茶包線上訂購
  • 香草與文化體驗課程
  • 台灣常見香草功效
  • 香草隨食札記
  • 香草街屋粉絲頁

2018年1月19日 星期五

淡水山城懷古 滬尾第一街重建街(高鐵雜誌)



張貼者: 淡水香草街屋 於 上午10:36 沒有留言:
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!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
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
訂閱: 意見 (Atom)

標籤

  • 〈香草隨食札記〉
  • 〈淡水香草大叔〉
  • 媒體採訪
  • 街屋活動
  • 街屋產品

Translate

總網頁瀏覽量

近期熱門文章

  • 香草茶的故事
    <初次張貼:2017/03/18> <最近修改:2025/05/26> 香草茶的故事 她們目前共有20多種,4種禮盒包裝。材料都是來自淡水栽種。包裝方式,都是主人自己設計製作的。 產品分成<香詠四季>、<淡香雅韻>、<漢洋香融>、<滬香寄憶>...
  • 香草隨食札記 文章目錄
    〈香草隨食札記〉為街屋主人蔡以倫撰寫,2022年三月起於自由時報<家庭Plus>版每周連載中,已累積150+篇。 點閱植物名稱,可閱讀個別介紹。目前共分為<茶飲>、<料理>、<保健藥草>、<藥用喬木>、<中藥材>、<藥用果樹>、<民間藥草>、<南洋保健>、<景觀香草>、<驅災避邪...
  • 〈香草隨食札記146〉甜舌草 甜蜜陷阱
    甜舌草其葉片與莖部富含天然甜味,甜度遠超白糖千倍,卻不宜大量食用。 文、圖/蔡以倫 生活更受青睞。為了豐富茶飲風味,我開始研究天然甜味來源,認識了令人驚豔的「甜舌草」(Aztec sweet herb)。然而,這種藥草雖迷人,卻不宜大量食用。 甜舌草原產於中中,我常用香草入茶,並...
  • 〈香草隨食札記182〉紫花貓薄荷 兼具實用與趣味
      紫花貓薄荷,紫花綠葉相互映襯,宛如鋪展在草地上的柔軟色彩。 文、圖/蔡以倫 在北海道小樽舊鐵道路廊,我曾遇見一片奔放盛開的「紫花貓薄荷」。紫花綠葉相互映襯,宛如鋪展在草地上的柔軟色彩。 這些並非原生種,而是經雜交改良的園藝型貓薄荷,曾獲得英國皇家園藝學會「優異品種獎」。植物的...
  • 〈香草隨食札記119〉薏仁 身體除濕機
      園裡溝圳水邊幾株薏苡,竟是不請自來的貴客。 文、圖/蔡以倫 很多人吃過「薏仁」,它是植物「薏苡」的種仁。你可能無法想像,我園裡溝圳水邊幾株薏苡,竟是不請自來的貴客。 薏仁是著名藥食兩用食材。標榜利水滲濕,夏季消暑聖品。雜糧飯、四神湯、冰甜品,薏仁含澱粉與維生素,既可取代米飯提...
  • 〈香草隨食札記183〉油茶樹 苦茶油受關注
      油茶樹樹形高大,葉片不供製茶,種子能榨油,產出「苦茶油」。 苦茶籽須經過曝曬、破殼、壓榨,才能化為一滴滴的金黃清澈。 文、圖/蔡以倫 十月初的淡水郊山,農園忽然多了幾位包裹嚴實的採茶女。她們頂著烈日,細心採摘一顆顆褐色的「苦茶籽」。這些不起眼的果實,竟是有「東方橄欖油」之稱的...
  • 〈香草隨食札記181〉鱧腸 搓出一抹黑
      輕搓鱧腸莖葉,手指立刻染上一層黑色,台語稱它「田烏」,中藥材則名為「墨旱蓮」。 文、圖/蔡以倫 在香草園裡,與雜草為伴是日常。炎夏時節,總會遇見名字特殊的小草──鱧腸。台語稱它「田烏」,中藥材則名為「墨旱蓮」。令人好奇的是,明明是翠綠小草,名字卻與「烏黑」有關? 當我輕搓莖葉...
  • 〈香草隨食札記184〉白千層 從南洋來台扎根
    秋冬,白千層枝梢綻放出如奶瓶刷般乳白色花穗。 白千層樹皮柔軟而富彈性,層層剝落如海綿。 文、圖/蔡以倫 有時,植物比我們更早參與時代的故事。 台北忠孝東路國家政治中心,車水馬龍、聲浪不息。這裡常有請願與訴求的身影,而在人潮與旗幟之間,靜立著一棵棵白千層(Cajeput)。迎風而立...
  • 〈香草隨食札記180〉聖約翰草 具神聖意涵
      聖約翰草在西方草藥領域,它幾乎享有神一般地位。 台灣也能找到與聖約翰草相似的近緣植物──金絲桃。 文、圖/蔡以倫 聽過「聖約翰草」(St. John’s Wort,又稱貫葉連翹)嗎?在西方草藥領域,它幾乎享有神一般地位。這種溫帶植物,在台灣並不常見。許多資料記載,它能幫助紓緩...
  • 〈香草隨食札記179〉秋葵 綠色星空上桌
      秋葵花。 天氣愈熱,秋葵果莢老化得愈快。 文、圖/蔡以倫 每年夏天,我總會在香草園裡種上幾株秋葵(Okra)。它已成家庭菜園基本款,被譽為全球最耐旱蔬果。然而,天氣愈熱,果莢老化得愈快,逼得農人們必須天天頂著烈日巡園採收,偷懶不得。 身邊朋友對秋葵愛惡皆有,主因是滑黏的口感,...

搜尋此網誌

大熱門文章

  • 香草茶的故事
    <初次張貼:2017/03/18> <最近修改:2025/05/26> 香草茶的故事 她們目前共有20多種,4種禮盒包裝。材料都是來自淡水栽種。包裝方式,都是主人自己設計製作的。 產品分成<香詠四季>、<淡香雅韻>、<漢洋香融>、<滬香寄憶>...
  • 香草課程 淡水導覽 淡水文化體驗
    香草街屋特色課程說明 (2018/05 最新版) 香草養生課程 演講 [ 香草園藝課程] 香草植物介紹、繁殖栽培換盆技巧、病蟲害防治、有機栽培、除蟲 [DIY課程 主題] 1.      防蚊系...
  • 中國時報 旺到報20160305<香草街屋 古蹟悠悠飄香>
    天元宮人擠人,若賞完花想偷閒,推薦到重建街走走,雖然中正路號稱「淡水老街」,但街道完全無老味、商業氣息濃厚,想尋找一點古樸的淡水風情,得從福佑宮旁小巷子轉進,沿階梯拾級而上,散步在清代土埆厝、日式紅磚樓間,走進重建街,彷彿來到九份山城。 重建街是淡水第一條商店...
  • 〈香草隨食札記01〉萬壽菊 展開人生轉機
    芳香萬壽菊 文/蔡以倫    芳香萬壽菊容易栽培,在我初習香草階段,最早開出了振奮人心的花朵。 自小在都市長大,雖擁公寓小庭園,自小缺親手栽培植物經驗。十餘年前,中年萌轉業念頭,回歸淡水家鄉,師法小農,以植物為師,實踐草本養生的生活。 起願簡單落實難。嘗試從播種開始,種植各式香...
  • 〈香草隨食札記02〉迷迭香 增強記憶
      迷迭香 文/蔡以倫 或許台灣有很多人跟我一樣,中學時代學英文,從Rose+Mary這兩個單字組合,第一次聽過「迷迭香」大名。然而,在當年升學填鴨教育下,終究只記得蘿絲與瑪莉這兩女生,無緣窺見迷迭香,更遑論品其風味。 迷迭香雖是典型西方香草植物,但進入東方的年代相當久遠。四百多...
  • 香草隨食札記 文章目錄
    〈香草隨食札記〉為街屋主人蔡以倫撰寫,2022年三月起於自由時報<家庭Plus>版每周連載中,已累積150+篇。 點閱植物名稱,可閱讀個別介紹。目前共分為<茶飲>、<料理>、<保健藥草>、<藥用喬木>、<中藥材>、<藥用果樹>、<民間藥草>、<南洋保健>、<景觀香草>、<驅災避邪...

關於我自己

我的相片
淡水香草街屋
新北市, 淡水區重建街14號, Taiwan
在地農產品推廣 香草美學生活課程 老街文化體驗與創意市集
檢視我的完整簡介

網誌存檔

  • ►  2025 (47)
    • ►  10月 (3)
    • ►  9月 (5)
    • ►  8月 (5)
    • ►  7月 (6)
    • ►  6月 (6)
    • ►  5月 (5)
    • ►  4月 (6)
    • ►  3月 (4)
    • ►  2月 (4)
    • ►  1月 (3)
  • ►  2024 (52)
    • ►  12月 (5)
    • ►  11月 (4)
    • ►  10月 (5)
    • ►  9月 (4)
    • ►  8月 (4)
    • ►  7月 (5)
    • ►  6月 (4)
    • ►  5月 (4)
    • ►  4月 (5)
    • ►  3月 (4)
    • ►  2月 (3)
    • ►  1月 (5)
  • ►  2023 (53)
    • ►  12月 (4)
    • ►  11月 (4)
    • ►  10月 (5)
    • ►  9月 (4)
    • ►  8月 (5)
    • ►  7月 (4)
    • ►  6月 (4)
    • ►  5月 (5)
    • ►  4月 (6)
    • ►  3月 (4)
    • ►  2月 (4)
    • ►  1月 (4)
  • ►  2022 (46)
    • ►  12月 (5)
    • ►  11月 (5)
    • ►  10月 (4)
    • ►  9月 (4)
    • ►  8月 (5)
    • ►  7月 (4)
    • ►  6月 (5)
    • ►  5月 (6)
    • ►  4月 (4)
    • ►  3月 (4)
  • ▼  2018 (2)
    • ►  5月 (1)
    • ▼  1月 (1)
      • 淡水山城懷古 滬尾第一街重建街(高鐵雜誌)
  • ►  2017 (1)
    • ►  3月 (1)
  • ►  2016 (2)
    • ►  3月 (1)
    • ►  2月 (1)
  • ►  2015 (2)
    • ►  11月 (2)
  • ►  2014 (6)
    • ►  11月 (2)
    • ►  8月 (3)
    • ►  7月 (1)
旅遊主題. 技術提供:Blog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