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、圖/蔡以倫
香草園旁路邊野莧菜,成長極快,適應酷暑。藥食兩用,歷史悠久,但國人卻不甚青睞,甚為可惜。
全球暖化,氣候極端。今年七月,凱米颱風造成中南部水患,農損高達五億多元。災後菜價高漲,菜比肉貴,早是台灣日常。
夏季不是菜蔬主要生長季節。國人偏愛十字花科蔬菜,如高麗菜、白菜、蘿蔔等,都喜冷涼氣候。在高山種蔬菜,又造成山坡地超限運用,違背低碳減排精神。平野郊坡常自生夏季雜草,食野菜,省心愛地球。
野莧菜屬莧科植物,有強韌耐旱特質。除莧菜外,還有雞冠花、千日紅(圓仔花)、雁來紅等,都是耐熱的園藝植物。宋代學者陸佃考究《詩經》植物,認為莧菜因「莖葉皆高碩而易見」而得名。後輾轉傳成「杏」或「莕」菜,這也是目前台語主流讀音。
野莧菜應用歷史悠久。楚漢時期《神農本草經》指出,莧實味甘寒,「主治青盲明目,除邪,利大小便」,列為上品。劉邦軍馬受困河南,將士吃野莧菜,清熱解毒、痢疾痊癒。劉邦開心,「赤莧,乃興我漢家天下之菜」,賜名「漢菜」。中原地區,該稱呼仍沿用至今。
莧菜經園藝改良,有紅莧、白莧等蔬菜品種,野莧菜的膳食纖維、鈣、鎂含量仍是三者間最高,惟口感較韌,是國人不愛的主因。可採集嫩葉,炒薑絲、煎蛋,或與魩仔魚煮湯。植株過老時採收根部,民間稱為「土人蔘」,洗淨煮雞湯,甘香涼補。
唐代大詩人杜甫本想種萵苣,園裡卻長滿野莧。氣得作詩大罵:「野莧迷汝來」,是反映農人無奈心情之千古佳作。早期鄉間採食野莧菜,但近年紅白莧菜種子發育成長快,口感也佳,鄉間已少採食野莧菜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