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、圖/蔡以倫
花市裡有一種「胡椒木」,葉片精巧,光澤亮眼,如珠寶之耀眼。嘗試咀嚼葉片,濃郁辛香,確有胡椒口感。「白胡椒粉」食安問題記憶猶新,令人好奇想問:「胡椒木跟胡椒有無關係?」「胡椒木能食用嗎?」
料理所用黑、白胡椒粉,來自於胡椒科攀藤植物成熟果實。生於熱帶,台灣僅有少量商業種植。「胡椒木」則為芸香科花椒屬植物,屬性上更似可食用的青花椒,名稱確有誤導疑慮。
胡椒木原生於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海島,岩縫生長耐貧脊。在日本稱為「鰭山椒」或「岩山椒」,因果實小,也非當地主流食用品種。傳至中國,因造型價值與養護容易,成為庭院盆栽優良樹種,命名為「胡椒木」,台灣更晚才引進,坊間沿用中國譯名。其實已有倡導正名為「鰭花椒」,但較少人知。
胡椒木雌雄異株,雄花黃色、雌花紅橙,因花果皆小,較無採收價值。烹煮魚肉料理時,摘取一小段枝葉入菜,亦能達到去腥增香作用。在中國,有用來祛痰、開胃、止瀉的保健價值。但胡椒木並非主流藥食兩用植物,建議不宜多食。
民眾居家栽培胡椒木,多以觀賞價值取向。胡椒木喜陽,需放戶外,這與部分花椒屬植物耐蔭屬性不同。光照不足,葉片稀疏。由於葉片小而密集,需水量多。夏季切莫忘了澆水,缺水會導致大範圍落葉、枯葉。但也不能讓土壤積水,也會落葉。澆水管理,掌握乾溼循環,切忌天天澆水。
淡水老街有一百年建築紅樓餐廳,庭院前栽植一排胡椒木。主人從小盆栽購入,漸次塑型為長排綠籬,管理容易,病蟲害少,十多年無更換樹種。胡椒木葉面光亮,寓有發財意象,廣受商家喜愛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