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92〉羅馬洋甘菊 如大地母親

 


文、圖/蔡以倫

擁有一畦園圃,種上各式香草,滿園香氣沁心霏。地被植物,若有一種香草,匍匐如毯,供人躺臥其上,陽光送暖香氣瀰漫,放鬆紓壓豈不愜意?羅馬洋甘菊(Roman Chamomile)就是這樣的候選植物。

洋甘菊源於歐洲,是全球著名藥用植物,紓壓安神的代名詞,銷量占香藥草茶包鰲頭,深獲好評。茶包品種多來自於德國洋甘菊,這是一年生、直立品種。羅馬洋甘菊則屬多年生、匍匐性狀,全株有蘋果香氣,亦可製茶。比起「德甘」,羅馬洋甘菊植株矮,綠色裂葉較綿密,管狀花苞較扁,白色花瓣數量多,其他差異不大,很難區別。

但芳療愛好者對洋甘菊精油必不陌生,「羅甘」精油被形容成「大地母親」,有很好安撫作用,是少數放心用於兒童的精油。舉凡發熱感冒、皮膚濕疹,或哭鬧不止等現象,利用擴香、調製按摩油等方式,透過甜美氣息,舒緩孩童不適。不過「羅甘」價格不菲,屬高檔精油,但低劑量使用更能展現「大地蘋果」的優雅風味。

我在淡水種香草多年,遺憾未曾親見羅馬洋甘菊在當地開花。因為她源於歐陸,喜好寒涼但日照多的環境,台灣平地炎熱,晝夜溫差不大,導致她既不開花,也難以在園圃裡度夏,算是公認難照顧的香草植物。但德國洋甘菊適應淡水氣候,已連續種植多年,種子落地次年會再生,循環不息。

也曾癡心妄想,把匍匐性香草植物種成一片草毯,躺臥其上,紓壓自在。研究過「普列薄荷」(Pennyroyal),有香味又能驅蟲,當然也測試過羅馬洋甘菊。終究發現,歐系香草不耐台灣夏季高溫,無法越夏,僅適冷涼季節短期栽培,「草毯夢」可能要在台灣高山地區才能實現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91〉金錢薄荷 小草卻有大作用

 


文、圖/蔡以倫

薄荷口感都是清涼的嗎?台灣花市有種「金錢薄荷」(Ground Ivy)就是例外,葉如銅錢狀,咀嚼無涼味,僅有淡雅芳香。既然外觀、味道都與傳統薄荷不同,讓人不免好奇,她的名號是怎來的?

金錢薄荷是脣形科多年生匍匐性草本植物,有揮發性芳香成分,與薄荷僅算是遠親。分布於北半球溫帶,可食用、泡茶,採葉片炒食、煮湯,取嫩葉拌沙拉生食,增添食材風味。

在中國,她被稱為「活血丹」、「透骨消」,民間用做藥用植物。性微寒,可清熱解毒、利尿化石,改善風濕與發炎現象。能將小便變為酸性,有助溶解體內因鹼性堆積形成的結石,進而排出體外。但懷孕、體虛者慎用,且須經醫師診治為宜。

疫情期間,台灣高醫大團隊曾用金錢薄荷、山茶與蓮子萃取物,開發出抑制新冠變異病毒藥物。令人不禁讚歎,不起眼的小草竟也有救命效用。

金錢薄荷葉片彷如一串銅錢,也因此得名「連錢草」。喜潮濕陰暗,盆植半日照即可。園藝界改良出斑葉品種,種於吊盆,匍匐莖自然下垂,如瀑布顯目。吊盆內宜採黏性土壤,避免陽光直射,失水多易導致植物乾枯。夏秋季可多次採收,施肥後又蓬勃生長,生生不息。

金錢薄荷外型與另一種知名藥用植物「雷公根(含殼草)」極為類似,圓形鋸齒葉、葉柄處有缺口,且都有匍匐性走莖,有如孿生。金錢薄荷莖是四稜形,葉子對生,帶有絨毛,是最大差異。

金錢招財,薄荷馨香。葉片外緣連續鋸齒,讓她也有「十八缺草」別名。下次在鄉間溪澗發現了她,不妨駐足半刻,細數是否真有十八道鋸齒?仔細觀察、觸摸嗅聞,我們很容易與植物培養感情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90〉雞蛋花 荷蘭人引進



文、圖/蔡以倫

漫步淡水風景區,紅毛城、小白宮、滬尾禮拜堂,濃厚異國風情。乍冬仍暖,雞蛋花瓣灑落一地。夏季欣賞蛋黃花開,冬季葉落遒勁身軀,周而復始,氣象萬千。

雞蛋花(Plumeria)也稱緬梔,是夾竹桃科植物,原生於熱帶中美洲,四百多年前由荷蘭人經爪哇引進台灣。枝幹、根部有濃厚乳汁,為有毒成分。荷蘭人推廣栽種於溝渠旁,減少積水處蚊蚋繁殖,降低瘧疾風險。先民稱為「番花」,百年老欉,在南部甚多。

先民也將雞蛋花引至廣東種植,發現雞蛋花味甘、微苦,性平,有藥用價值,列入涼茶配方。廣東人將花乾燥,降低乳汁毒性,搭配金銀花、菊花、槐花、木棉花,製成「五花茶」,有清熱利濕,清腸止瀉,止咳化痰之效。

曾遇過移居台灣多年的港人,持續飲用香港帶來的五花茶藥材。對她而言,總喝不慣台式青草茶,五花茶優淡素雅,清熱去火,是無可取代的濃蘊家鄉味。離別磨亮了鄉愁,斬不斷香味的思念。

雞蛋花淡雅素馨,花朵萃取物也被製成精油與高檔香水。友人赴泰國旅遊,渡假飯店、泰式按摩館,多有雞蛋花為原料的保養品與文創商品,可見度相當高。許多遊客甚至以為雞蛋花是泰國國花,但其實是寮國國花。

雞蛋花在全球熱帶地區十分普及,園藝品種選育出許多花色組合,令人驚豔。雞蛋花用莖幹扦插可成活,修剪時要避免乳汁接觸皮膚,待乳汁收乾即可盆植。若地植可達五、六公尺高,樹形直立優雅,是庭園樹木優選。

雞蛋花花期長,四月到十一月不斷綻放。入冬落葉,留下嶙峋枝幹。狀若鹿角,也得名鹿角樹。每年冬天,窗外因落葉而明亮許多,為寒冬帶來希望之光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 

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89〉抹草 國民植物

 


文、圖/蔡以倫

居家種植植物好處多,可綠化環境、改善空氣品質。西方人愛在庭院種植香草,入菜料理,隨摘即用。台灣花卉市場,獨有一類「國民植物」,長期為民眾所好,竟與驅邪避凶作用有關。

民間有很多風水驅邪植物,部分如菖蒲、香茅、榕樹等,不太方便在居家陽台栽培,艾草、抹草、芙蓉等盆栽成了花市常客,長年均有銷售。其中抹草,可盆植也可地植,會開花也會結豆莢,屬性溫和,用途也較為廣泛。

抹草又稱茉草、銳葉小槐花,本身不是草本植物,而是豆科小型灌木,地植可達兩三公尺高。秋冬季會開小白花,隨後結成豆莢。豆莢外皮有魔鬼氈結構,很容易沾黏衣物,莢內種籽藉此四處傳播。這個頑皮的豆莢,也是許多人童年記憶,在他人衣服上排列成嘲弄文字,成為頑童惡作劇的天然素材。

抹草微苦、辛甘、性平,民間也用做保健植物,有清熱解毒、祛風利濕與體內驅蟲作用,煮水內用於感冒發熱,外用搗碎處理皮膚發炎現象。也有人用枝葉煮水泡腳,活化循環,安神好睡。

小孩受驚嚇夜哭,令家長煩心,用抹草枝葉沐浴,或擦淨身體,可「抹」晦驅邪。出入事故現場,或喪事、墓地等陰氣較重地點,隨身攜帶幾片抹草葉,返程前須將其棄置溪溝沖走,不可帶回家門。民間傳說,許多人寧可信其有,藉以投射信賴與安全感,也讓抹草等避邪植物需求長年不墜。

種植抹草,必須在全日照、通風好的條件下栽培。國內許多社區將其地植,採收枝葉風乾,製成社區手工皂、沐浴包等商品,取祈福平安之意,頗受歡迎。端午節與農曆七月民俗月,天候熱病媒多,買氣更為上升。抹草是名副其實的國民植物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2023年11月7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88〉黑莓 自種最安心

 


文、圖/蔡以倫

幾年前,在花市買了盆「黑莓」(blackberry),老闆順便描繪結果的豐收景象。好奇心驅使下,試種於農場圍籬旁。第二年後果然蓬勃成長,四向蔓延,並開花結果,過程令人喜悅期待。

黑莓源於歐洲,人類有三千年以上食用歷史。跟莓果家族中的藍莓、蔓越莓、覆盆莓等相同,原生環境寒涼,較難在熱帶成長。但黑莓屬於薔薇科懸鉤子屬,容易發生雜交,品種經改良,如今也有適應熱帶耐旱品種,在台灣也可全年生長。

黑莓是聚合果,由多個雌蕊花組合發育,成熟果肉實際上不是果實,而是由花托發育而成。初期花托為綠色,逐漸轉成紅色,成熟時為黑色。形狀大小與本土桑葚極為類似,風味則類似草莓,酸甜兼具。除直接食用,也可用調理機加水打成果汁,酌加蜂蜜,風味更佳。

1960年代,台灣農業單位曾從哥斯大黎加引入黑莓,試種良好。原欲大量推廣,但因果實個體小,採摘費工,保存不易,運送過程容易碰撞腐爛,不符農民經濟產值預期,市面迄今無國產品。

但近年來歐美健康飲食風潮,頗有鼓勵「少食水果,多食莓果」趨勢。如減緩失智的「心智飲食法」(Mind diet),改良自「地中海飲食」與「得舒(DASH)飲食」,建議多膳食纖維,也鼓勵多堅果、莓果。推廣者認為,有助降低血壓,並能減少憂鬱症機率。

黑莓可在自家陽台種植,需日照,30公分以上大盆,隨黑莓長大,整理走莖枝條,立柱供其環繞攀爬,景觀與食用兼具。若有庭園,則順圍籬攀附,果實採收後修剪枝條,期待次年豐收。

莓果類製品多由國外進口,隨通膨因素價格看漲,且不時傳出冷凍莓果有農藥殘留顧慮,不妨自種最省心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87〉玉蘭花 香傳千里

 



文、圖/蔡以倫

淡水媽祖廟福佑宮後側山丘有一日式古蹟,為日治時代警官宿舍,住過許多局長級家庭。屋後有棵參天玉蘭樹,約五層樓高,近日開花,香傳千里。

警察宿舍依山而立,屋側高丘有一小徑,當地稱「險路」,連通淡水紅樓與重建街。早期險路無欄杆,走在山腰,嶔崎險峻。但能從警官家上方通過,也是特殊體驗。俯瞰媽祖廟與老街,眺望觀音山淡水河,又能居高體驗玉蘭花香,這險路算得上是淡水「祕境」。

玉蘭花是國人熟悉的植物。都會路邊,常有小販穿梭車陣兜售,利用短暫紅燈,快速與車輛駕駛完成交易。一束20元的玉蘭花,吊掛在空調出風口,滿車馨香,是純天然「薰香片」,換得整日愉悅心情,因此也廣受計程車與貨車司機喜好。

台灣常見玉蘭樹種,從東南亞引進約300年,是金玉藍與山含笑的雜交種,開花但不會結果。若從花市買盆栽,要換到直徑30公分以上的花盆,補充肥料、日照充足才會開花。玉蘭樹葉形大,與蓮霧葉類似,在冬季會落葉休眠,可進行疏葉修剪,避免遮擋住屋視線。春季萌芽,夏秋開花,早期農家遍植,是國人喜好的花木。

玉蘭花也有藥用性,止咳化痰,芳香化濕。乾燥花朵浸泡於酒精,製成噴霧,有驅蟲蚊之效。老牌著名花露水,成分也有玉蘭花。當年入伍受訓,清掃廁所,為讓班長等督導滿意,同梯到販賣部購買花露水噴灑,遮掩臭味。那傳統花香味,迄今仍印象深刻。

玉蘭花是嘉義縣花,當地仍有大量種植,產銷全台,是台灣特有的香花供應產業鏈,養活許多家庭。車內薰香、佛堂祭祀、芳香驅蟲,玉蘭花是台灣芳香產業最在地的氣味,歷久不衰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
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86〉含羞草 軍人最怕她

 


文、圖/蔡以倫

「風吹草動」,這成語用來形容「含羞草」,再貼切不過。一陣風來,或用手輕觸,葉片迅速閉合,彷若嬌羞少女,引人垂憐。不過,她莖部帶刺,是最後頑強防線,若想進一步採摘,可得小心了。

含羞草原產於南美洲巴西,屬豆科次分科的含羞草科植物。在夜晚或經觸碰,葉片產生閉合運動,是因葉柄有膨大的「葉枕」機制,內含細胞液。觸碰葉片,細胞液迅速流回總葉枕,葉片失去水分,會依序暫時性閉合,約廿分鐘後恢復。有研究指出,刺激閉合反應過程僅需0.08秒,堪稱神速。

含羞草在台灣民間稱為「見笑草」(台語),英語則是「Touch me not」(別碰我),呈現東西方對她有不同見解。她成長迅速,夏秋是花期,圓球狀紅粉色花,路邊草叢中辨識度極高。節莢狀豆莢,一莢一種子,傳播能力極強,含羞草也因此在各國被列為雜草。

如今,東西方藥草領域都有收錄含羞草。含羞草味苦性寒,全株帶有輕微毒性,草藥界用以清熱利尿,化痰止咳,安神止痛,內用外服均可。在南美與印度草藥,含羞草應用極廣,如控制血壓、傷口癒合、痔瘡與皮膚搔癢問題。

含羞草喜溫暖潮濕,即便室內遮蔭處也能生長,適應力強。有研究指出,含羞草栽種於園圃,能增加土壤裡氮與鉀肥含量,也能避免土壤流失,保持水土。但全身帶刺,繁殖力強,農園多會將其砍除,如今愈發少見。

當兵時,在鳳山步校受預官訓。最怕500公尺障礙課程,馱著步槍在野地匍匐、翻滾,若地上恰是一叢含羞草,荊棘能穿越草綠軍服,讓人痛不欲生,至今仍記憶猶新。「含羞草」是我軍旅時光最有「感覺」的植物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