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、圖/蔡以倫
台灣人的美食地圖中,泰國菜代表肯定會有「打拋豬肉」(Phat Kaphrao mu)這道料理。大火快炒,香辣酸甜,是白米飯絕佳搭配。菜盤裡綠色葉片即是「打拋葉」(Thai Holy Basil),成就菜香靈魂。
打拋葉其實是羅勒(Basil)家族成員,中文「打拋」是從泰文發音直譯,在當地意為聖羅勒(Holy Basil)。這種源於東南亞的羅勒品種,近年台灣花市也見盆栽,葉片邊緣有鋸齒,呈波浪狀,開花時花序小巧可愛,觸摸葉片有淡雅香氣,摘下咀嚼則較九層塔略淡,識別度高。
台菜愛用九層塔,也是羅勒家族成員,香氣更為濃郁,是炒炸肉類好搭檔。許多台灣的泰菜餐館,使用九層塔取代打拋葉,台人接受度很高,甚至以為打拋肉本就該用九層塔提味。
泰菜常用的羅勒,除打拋葉外,還有紅骨的泰國羅勒(又稱暹羅羅勒),葉片形狀、味道與九層塔類似,以及帶檸檬味的檸檬羅勒。泰菜用泰國羅勒煎蛋、炒茄子,用檸檬羅勒製成辣菇湯、泰式涼拌筍絲,各司其職,善盡本味。
製作打拋豬肉,先將朝天椒、大紅辣椒與蒜瓣用石臼搗碎,或用調理機研磨,會比用菜刀切片來得更香。熱油爆香後,加入豬肉末翻炒,倒入泰國蠔油、醬油、魚露、醬油膏與糖,起鍋前滴入檸檬汁,放入打拋葉拌炒,傳香千里。同樣手法,適用炒製各種肉類、海鮮、皮蛋甚至蔬菜。
打拋葉英文是「聖羅勒」,但不要與印度聖羅勒(又稱 Tulsi)混淆,兩者形狀、風味截然不同。羅勒是熱帶植物,台灣夏季成長良好,天涼後要防風避寒,延長生命。(作者為淡水香草街屋主人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