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水香草街屋
2025年11月4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85〉芫荽 愛恨分明

›
  台灣人飲食記憶裡,芫荽是極富個性的香草。 芫荽籽溫潤芬芳,有柑橘與奶香氣息。 文、圖/蔡以倫 你知道嗎?在東亞,每五人就有一人厭惡芫荽──也就是香菜(coriander)。 有人用它點亮湯頭、襯托美食,也有人只要聞到氣味,就覺得整碗食物被毀了。台灣人飲食記憶裡,芫荽是極富個性...
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84〉白千層 從南洋來台扎根

›
秋冬,白千層枝梢綻放出如奶瓶刷般乳白色花穗。 白千層樹皮柔軟而富彈性,層層剝落如海綿。 文、圖/蔡以倫 有時,植物比我們更早參與時代的故事。 台北忠孝東路國家政治中心,車水馬龍、聲浪不息。這裡常有請願與訴求的身影,而在人潮與旗幟之間,靜立著一棵棵白千層(Cajeput)。迎風而立...
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83〉油茶樹 苦茶油受關注

›
  油茶樹樹形高大,葉片不供製茶,種子能榨油,產出「苦茶油」。 苦茶籽須經過曝曬、破殼、壓榨,才能化為一滴滴的金黃清澈。 文、圖/蔡以倫 十月初的淡水郊山,農園忽然多了幾位包裹嚴實的採茶女。她們頂著烈日,細心採摘一顆顆褐色的「苦茶籽」。這些不起眼的果實,竟是有「東方橄欖油」之稱的...
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82〉紫花貓薄荷 兼具實用與趣味

›
  紫花貓薄荷,紫花綠葉相互映襯,宛如鋪展在草地上的柔軟色彩。 文、圖/蔡以倫 在北海道小樽舊鐵道路廊,我曾遇見一片奔放盛開的「紫花貓薄荷」。紫花綠葉相互映襯,宛如鋪展在草地上的柔軟色彩。 這些並非原生種,而是經雜交改良的園藝型貓薄荷,曾獲得英國皇家園藝學會「優異品種獎」。植物的...
2025年9月30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81〉鱧腸 搓出一抹黑

›
  輕搓鱧腸莖葉,手指立刻染上一層黑色,台語稱它「田烏」,中藥材則名為「墨旱蓮」。 文、圖/蔡以倫 在香草園裡,與雜草為伴是日常。炎夏時節,總會遇見名字特殊的小草──鱧腸。台語稱它「田烏」,中藥材則名為「墨旱蓮」。令人好奇的是,明明是翠綠小草,名字卻與「烏黑」有關? 當我輕搓莖葉...
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80〉聖約翰草 具神聖意涵

›
  聖約翰草在西方草藥領域,它幾乎享有神一般地位。 台灣也能找到與聖約翰草相似的近緣植物──金絲桃。 文、圖/蔡以倫 聽過「聖約翰草」(St. John’s Wort,又稱貫葉連翹)嗎?在西方草藥領域,它幾乎享有神一般地位。這種溫帶植物,在台灣並不常見。許多資料記載,它能幫助紓緩...
2025年9月16日 星期二

〈香草隨食札記179〉秋葵 綠色星空上桌

›
  秋葵花。 天氣愈熱,秋葵果莢老化得愈快。 文、圖/蔡以倫 每年夏天,我總會在香草園裡種上幾株秋葵(Okra)。它已成家庭菜園基本款,被譽為全球最耐旱蔬果。然而,天氣愈熱,果莢老化得愈快,逼得農人們必須天天頂著烈日巡園採收,偷懶不得。 身邊朋友對秋葵愛惡皆有,主因是滑黏的口感,...
›
首頁
查看網路版

關於我自己

我的相片
淡水香草街屋
新北市, 淡水區重建街14號, Taiwan
在地農產品推廣 香草美學生活課程 老街文化體驗與創意市集
檢視我的完整簡介
技術提供:Blogger.